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科室新闻 >

科室新闻

毛一雷教授参加医科院第24期学术沙龙
源自:协和肝脏外科



第24期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学术沙龙于2013年6月19日晚6:30在东单三条礼堂会议室如期举行。来自协和医院、肿瘤医院、基础所、药物所、药生所、病原所、药植所的20多位专家围绕“肝脏生理与疾病”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协和医院毛一雷教授和基础所王林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毛一雷教授进行了题为“肝脏外科的进步:一种新的肝功能评估系统的介绍”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我国是肝炎、肝癌大国的背景,指出世界上大概有一半的肝癌发生在中国,相关的医务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在该领域里有突破性研究成果的一个机遇。肝脏肿瘤的切除至今还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是大部分肝脏肿瘤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这使得手术前准确的肝功能评估变的尤为重要,因为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目前所有的肝功能评估方式包括了血清学肝功能检测、影像学肝体积计算和专家根据上述信息进行的非数据化的经验性判断。毛一雷教授介绍了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在以往的八年中开发的一个集数据化肝功能和三维立体成像于一体的综合评估系统,开发出有国家专利的GSA配体和SPECT二室模型计算方法,并且同美国影像学公司合作建立了整套的计算机模型,通过这个模型使临床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和客观的评估患者的术前肝功能状况,并在计算机上模拟肝切除和自动提示手术的风险指数。目前该技术正在努力推广中,数据库模型已经建立,GSA正在申报SFDA的临床批件。这个系列研究成功后,可能为肝病患者手术前肝功能评估带来崭新的进展。



王林教授在以“肝细胞极性,膜生物学及内质网稳态”为题的报告中,首先指出了肝细胞是一种高度特化的极性上皮细胞,其胆汁腔面和窦状间隙面的膜蛋白有特异的生成和转运机制,而这与肝细胞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密切相关。王林教授介绍了其尝试利用三明治模型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期望建立起肝胆生理及多种肝病在肝细胞水平的研究平台。此外,王教授还指出胆酸可能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在脂肪和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作用;另外昼夜节律对于脂肪肝的影响也值得关注。最后,王教授给大家阐述了内质网应激反应与肝脏肿瘤发生的关系。



与会专家针对两位教授的发言,围绕肝脏这一重要器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大家认为肝脏作为代谢的核心器官,其功能不仅仅体现在糖、脂类等物质的生物转化方面,而且肝脏应被看作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在维持机体的免疫自稳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学术沙龙办公室/文 朱钦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