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文献进展 >

文献进展

丙肝患者接受telaprevir+PR三联疗法所致贫血风险因素
源自:丁香园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DAA)可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1型复制,从而改善了初治和有过治疗史的丙肝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
 
事实上,telaprevir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PR)三联疗法相比PR二联疗法,治疗HCV基因1型慢性感染初治者已显示出了疗效的优越性。因而现有指南推荐使用telaprevir或boceprevir+PR方案。
 
虽然SVR率有所改善,但是DAA+PR方案同时也导致了某些不良反应如贫血等的发生率增加,而贫血也是过去利巴韦林相关的一种常见不良反应。
 
过去接受PR治疗的患者常因剂量依赖性溶血性贫血从而对利巴韦林进行减量,现在PR方案基础上添加了telaprevir则更增加了HCV感染者发生贫血的可能。
 
除了与HCV治疗有关的导致贫血因素外,Suzuki的研究还显示,接受三联疗法的患者中,女性、年龄>50岁、BMI<23kg/m2、rs1127354位点IL28B CC基因型等因素,也都为患者进展为贫血的危险因素。
 
因为接受三联方案治疗的患者中贫血发生率较高,且个别病例贫血较严重,所以通过患者基线资料寻找发现贫血预测因素,及早识别出那些有可能进展为贫血的高危人群,在协助临床医生决策HCV治疗方案是否合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德国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大学医学中心Zeuzem等为此开展了一项试验,旨在明确接受三联疗法的慢性HCV基因1型感染者贫血预测因素,确定血红蛋白(Hb)的变化过程以及治疗过程中贫血发生的时间。
 
结果发现,预测因素如基础及治疗时Hb水平较低,可用来识别贫血的高危人群,密切监测可潜在增加治疗成功可能性。该结果发表在2014年6月Journal of Hepatology杂志上。
 
这项试验为一项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临床III期试验,受试者为18-70岁、先前PR治疗失败的HCV基因1型感染者,没有或轻度肝纤维化、门脉纤维化、桥接纤维化及代偿性肝硬化。招募后按照病毒载量基线水平(HCV RNA <800000或≥800000IU/ml)、之前对PR方案的应答程度(无反应、部分反应、复发)进行分层。
 
治疗方案为12周telaprevir(750 mg,q8h)联合48周干扰素(180μg/周)+利巴韦林(1000-1200mg/天)治疗。将受试者分为三组:telaprevir联合4周导入期PR治疗组、telaprevir不联合4周导入期PR治疗组、安慰剂+48周PR治疗组。仅对没有PR导入期的telaprevir治疗组(n=266)进行事后比较(post-hoc)分析。
 
治疗过程中任意时刻出现Hb<10g/dl时定义为贫血,治疗前估计为贫血的预测因素包括年龄、性别、BMI、基线Hb水平,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通过风险因子统计图对患者进展为贫血的可能性进行预测。
 
结果显示,265名患者中有102人(38%)出现了贫血,其中77%(78/102)在治疗12周时或12周前出现贫血,多数患者在治疗第2周出现贫血,第2周Hb水平和进展为贫血之间呈负相关。总体上,治疗第2周Hb<13g/dl的患者中60%(60/100)随后出现贫血。
 
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45岁)、BMI低(≤25mg/m2)、基线Hb水平(<13g/dl)均与telaprevir治疗期间进展为贫血呈显著相关性。
 
该研究表明,年龄大(>45岁)、BMI低(≤25mg/m2)、基线Hb水平(<13g/dl)均为预测三联疗法治疗期间发生贫血的独立相关因素。此外,治疗开始2周时较低的Hb水平(<13g/dl)对有过治疗史的患者而言,是预测贫血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对于大多数治疗2周后才出现贫血的病例,通过预测因素、加强监测和适合的治疗管理,有望避免因严重贫血这样的不良事件而导致不必要的治疗中断,增加完成丙肝治疗疗程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