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文献进展 >

文献进展

Wilson病肝脂肪变性与PNPLA3基因变异有关
源自:丁香园


肝豆状核变性(也称为Wilson Disease,缩写WD)是一种遗传性肝内铜转运障碍性疾病,会导致肝内或其它器官铜累积。通常认为编码ATP7B(主要参与铜的运输过程)的13号染色体基因变异为此病主要病因。
 
此疾病临床症状极多,但最重要的表现有:肝脏疾病、神经精神障碍和KF环。任何年龄都可能患此病,但大部分发生于年纪较轻人群(5岁到35岁)。肝脏疾病程度轻者无临床症状(仅出现肝酶升高),重者会出现明显的肝硬化。最严重者可出现爆发性肝衰竭,常伴有Coombs阴性溶血性贫血。
 
WD的肝脏病理学异常包括伴有巨大线粒体的脂肪变性及炎症,因此极易被误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作为简单的脂肪变性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WD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晰,通常认为这些病理变化为铜毒性导致,但并无研究证实此假说。
最近研究发现脂肪滋养蛋白(PNPLA3)基因rs738409(编码I148M)等位核苷酸纯合多态性与肝脏脂肪化和ALT水平升高有密切关系。I148M表现为鸟嘌呤代替胞嘧啶,导致148位置上甲硫氨基酸替代异亮氨基酸,而这会导致肝脏更多的脂肪累积。
 
为更深入地了解WD患者脂肪变性的可能机制并提升诊断正确率,来自澳大利亚的消化科医生Albert Friedrich Stättermayer对肝脏铜积累和PNPLA3基因rs738409[C/G]多态性对WD患者肝脏脂肪变性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共有98名经肝脏活检确诊的WD患者参加研究,根据体重身高指数(BMI)分为超重和肥胖。临床表现分为肝脏症状,神经症状(伴有或不伴有慢性肝脏疾病)或无症状(肝功能正常,角膜无KF环,无神经系统疾病)。病理学专家评估了所有肝脏组织脂肪变性、纤维变性及炎症的严重程度。采用PCR技术对PNPLA3基因rs738409[C/G]多态性进行了分型。
 
结果显示,28名患者为中度/重度脂肪变性,46名患者为肝硬化。他们分析发现,PNPLA3基因GG等位基因和确诊年龄是中度/重度脂肪变性的独立相关变量。
 
确诊年龄(小于18岁)越轻则脂肪变性率越高,PNPLA3基因GG等位基因人群的脂肪变性肝脏细胞数量比CG基因人群和CC人群都要高,然而,肝脏铜积累对中度/重度脂肪变性的进展并无影响作用。
 
该研究表明,WD患者脂肪变性是多重因素导致的。仅肝脏铜累积不能完全解释脂肪变性的发生和扩大,而导致中度/重度脂肪变性最重要的因素为确诊年龄以及是否存在PNPLA3基因变异。临床上鉴别诊断WD时,应考虑这两个因素以提高诊断正确率。肝脏铜积累和ATP7B变异的作用则需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