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健康园地 >

健康园地

肝纤维化的八大问题(一)
源自:


专家提醒

 肝纤维化治疗,要立足一个“早”。 研究证实肝纤维化是可逆转的,通过正确合理的治疗,肝纤维化可以减轻,痊愈。广义的抗肝纤维化综合疗法,包括治疗原发病或去除致病因素、抗肝脏炎症、抑制胶原纤维形成与促进胶原降解等。狭义抗肝纤维化治疗主要指抑制肝脏细胞外基质生成与沉积,促进其降解等方面。其中,明确病因治疗是抗肝纤维化的首要对策,现代肝脏病学奠基人Hans Popper教授20多年前说过的至理名言:“谁能阻止或延缓肝纤维化,谁将能医治大多数慢性肝病”。抑制、阻断或逆转肝纤维化,可使肝硬化进展延缓、停止发展甚至有所减轻。在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中除极少数外,均存在程度不同的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必有病理改变。准确诊断和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肝纤维化的防治及其预后评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问题一:肝纤维化在临床上是否多见

曾民德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全世界每年有140万慢性肝病患者因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导致死亡。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纤维结缔组织沉积(相当于皮肤损伤后瘢痕的产生),是对炎症、坏死等组织损伤的修复反应。各种有害因素和物质如病毒、药物、乙醇(酒精)、缺氧、免疫等激发细胞损害,产生一系列的介质,造成肝细胞坏死和凋亡,炎症等病理改变。肝脏发生组织细胞损伤,循环障碍或炎症后,可进入修复过程,尽管导致损害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它们所引发的纤维化却是基本上一样的。炎症的反应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只有慢性损伤才引起肝纤维化,自限性的急性损伤如急性甲型病毒肝炎不会引起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存在于绝大多数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特征,几乎所有的慢性肝病,包括慢性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血吸虫病、慢性酒精与药物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均具有这一病理变化。我国是慢性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高发区,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不断攀升,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渐趋低龄化,现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一大肝病,在我国亦有望成为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1/3~1/2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后者10年内肝硬化发生率为15%~25%,其中30%~40%将会死于肝细胞癌、肝功能衰竭和移植肝复发。药物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慢性肝损害均有增加趋势。肝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硬化,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与生命。

来源:《肝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