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健康园地 >

健康园地

肝硬化保健护理
源自:


  肝硬化腹水是由于肝脏功能长期受损,致门静脉高压,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体内蛋白合成减少等原因造成。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患者并发症中较常见的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原因之一,发生率高达10%一30%。由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常可加重原有的肝病,甚至诱发败血症、肝性脑病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给治疗康复带来难度。在积极治疗本病的同时,应注意预防其它感染的发生,执行各种技术操作时必须严格无菌观念,有条件时尽量安排单人房间,减少探视人员,病房定时通风,保持皮肤及床单位清洁干燥,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因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提倡早期、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极易造成机体菌群失调而并发口腔真菌感染,对于不能进食、高热、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做好口腔护理,每日用漱口液清洁口腔2~3次,注意观察口腔粘膜及舌苔变化,防止口腔感染。
 
  1.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者起病大多较为隐匿,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易造成误诊误治。应仔细观察患者生命征变化,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若体温过高(>38.5),应首先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或冰敷,慎用退热剂。腹胀及腹痛情况的观察对协助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患者表现有腹胀。应注意观察腹胀、腹痛情况,每天监测腹围并记录,腹围的大小可反映腹水的消长,并注意腹膜刺激征的观察,腹膜刺激征阳性程度与腹腔感染呈正比。腹痛病人应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时间变化、性质(钝痛、隐痛、胀痛)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痛多为炎症痛,随着抗生索的应用及腹水的消退疼痛可缓鹪或消失,一般不主张使用止痛剂。
 
  2.合理安排饮食,降低内毒素的产生。肝硬化患者由于门脉高压使胃肠道瘀血,消化系统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本组有27例患者出现便秘,而便秘可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体内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有效的排除,导致肠道内毒素产生增多而加重肝病甚至诱发肝性脑病。饮食上应选择高热量、高维生素及高蛋白、多纤维(忌粗纤维)、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如米粥、新鲜蔬菜、水果等。血氨升高或有肝性脑病前驱症状时,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根据腹水的情况限制水及钠盐的摄入,摄水量可按每前一日尿量加500ml,摄盐量每日少于2g。每餐不易过饱,以少食多餐为宜。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给予“乳果糖”保留灌肠以酸化肠道和促进大便排泄。
 
  3.并发症护理。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易出现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肾病综合征及败血症等并发症。有些患者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应经常巡视患者,仔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倾听患者的主诉,若患者出现性格改变、行为异常、扑翼样震颤等表现时,提示为肝性脑病前驱期,应通知医生及时采取处理措施。若患者出现头晕、心慌、恶心、烦躁不安、脉细数、血压下降等症状时,提示为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表现,应嘱患者立即平卧、保持安静,通知医生积极进行抢救。
 
  4.心理护理。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病人病程较长,病情迁延反复,使病人思想负担加重,易产生不良情绪。临床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护士应关心体贴病人,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消除病人消极态度,安慰病人,适当采取激励的方法鼓励患者,争取家庭的支持,劝导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担忧。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以减少患者痛苦;引导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积极配合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患者并发症中较常见的一种,也是导致病人死亡的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可能为:由于门脉高压使胃肠道瘀血,肠壁水肿,肠粘膜缺血缺氧使肠壁通透性增高,容易使肠道细菌穿过肠壁进入腹膜腔。因此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对提高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在护理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做好皮肤、口腔护理防止并发感染。注意饮食护理,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由于饮食不当增加肠道负担或造成水钠储留而加重病情,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降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复发率和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