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显像分析肝脏功能的现状
1、X线CT三维显像技术与肝功能
利用X线CT三维显像技术,可以用于测量肝脏体积,从而估算肝脏功能。有作者[2,3]对患者行X线CT扫描,正常成年人肝脏的平均体积为(1 250 ±141) cm3,对于肝病患者,Child A 级肝脏平均体积为(1092 ±276) cm3,Child B 级为(868 ±163) cm3,Child C级为(652 ±76) cm3,Child B 级和Child C级较正常肝脏体积明显减小。当病肝体积缩小40 %以上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与整体肝脏体积相比,剩余肝脏的体积的预测价值更大。CT计算的剩余肝脏体积小于250ml/m2体表面积时,术后 出现肝功能衰竭的风险显著增大。
2、磁共振(MR)的应用与肝功能
利用肝脏不同组织或细胞对某种MR造影剂的摄取或清除存在程度上的不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和时间上的先后不一构成肝脏MR造影的工作基础。相应地, 有关的MR扫描序列也依据所用造影剂的不同特性来设计,以求最佳地反映它们在肝脏内高选择性的生物分布特点,提高MR的准确检测和诊断。如新型的Gd- EOB-DTPA多功能磁共振对比剂,是肝胆细胞特异性造影剂,由肝脏细胞特异性摄取并通过胆道系统排泄[4]。Ryeom等经静脉注入该显像剂后行动态 磁共振扫描,获得肝区与主动脉区的时间-强度曲线,利用反卷积方法计算肝脏摄取分数(hepatic extraction fraction,HEF)用来定量评价肝脏整体功能[5]。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应用肝脏特异性的MR造影剂对于肝脏病变尤其是局灶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 良好的检出率,但是在定量诊断方面,尚需更多的临床实践病例加以证明。
3、超声造影显像与肝功能
超声造影显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检测及定性上的应用已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经外周静脉快速团注超声造影剂后,测定造影剂到达肝静脉的时间即肝静脉渡越时 间(hepatic vein transit time,HVTT),通过量化的分析软件,做出分析时间-强度曲线,可对肝脏弥漫性和局灶病变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6]。但是HVTT能否评价肝硬化 的严重程度各家报道尚有差异,这可能与选择的病例不同、少样本量及肝硬化复杂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实验研究加以证实。 Cristiana等则应用levovist在高机械指数(MI)作用下破坏后再灌注于实质相通过测定肝实质脉冲间隔与信号强度直线斜率评估肝硬化 [7]。Kaneko等[8]的研究表明levovist实质相肝实质内微泡在高M I的作用下破裂产生的信号强度可用于反映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实质相肝实质内微泡在高M I的作用下破裂产生的背向散射信号强度与肝纤维化成负相关。临床实践表明,这种方法用来评估肝硬化或弥漫性肝病有一定的局限性。原因是微泡在高MI的作用 下破裂的影响因素很多,如病人的体型及皮下脂肪层的厚度不同造成声衰减不同。因此,需严格控制人为因素的干扰,避免影响实验的结果。
4、核医学显像与肝功能
常规核医学肝胆显像剂HIDA类是由肝细胞摄取分泌到胆道,各种原因导致肝细胞破坏或功能下降后,肝细胞摄取和分泌HIDA类显像剂会相应减少,所 以应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动态观察肝细胞的摄取、代谢、排泄等功能过程,获得肝细胞代谢的放射性-时间曲线可定量分析肝细胞功 能。但由于肝脏代谢的复杂性,摄取、代谢及排泄的过程比较复杂,往往同时进行,实际上SPECT检测到的肝放射性-时间曲线包含了肝内外血管和肝内胆管的 放射性计数,为了准确评价肝脏功能,出现了一些理论计算模型如无室模型、二室模型、三室模型等进行肝功能的计算,试图去除肝内外血管和肝内胆管的放射性的 影像,其准确性尚需进一步实验验证[9]。